第82章 奇兵(下)

乾坤不动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惊雷入汉最新章节!

    第2章 奇兵(下)

    伐蜀的战事暂歇,蜀军得以喘了口气。汉城,乐城,黄金三处中唯有黄金损失颇多,兵员减少工事损毁。黄金督柳隐趁此时机连忙指挥蜀兵夜以继日的修复并加强防御工事。

    营寨建立在山上,魏军战斗力再强对于山体是没有破坏的。因此需要巩固的是营寨受损之处,木材和石料早有储备,而且可以就地取材非常方便。唯独人力难以补充,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防御战打得漂亮但想自身毫发无损是绝对不可能的。

    魏军若是不及损伤的继续攻击,黄金营寨被破是早晚的事,关键便在于魏人是否愿意牺牲数倍的军力作为代价。钟会不及损伤的在阳平关下丢了三万余人,已然是给军中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统帅视军卒的性命如同儿戏,兵将如何愿意效力?

    钟会和荀恺的歇战,加上雍州刺史诸葛绪的按兵不动,这一系列举动无疑在告诉世人,伐蜀并不顺利。只有少数几人知晓,此番伐蜀的成败都系于邓艾一人之身。邓艾的奇兵若是成功,诸葛绪当直取剑阁,然后回身夹击阳平关迎接钟会的大军入川。

    浩瀚山川之中,邓艾的军队奋勇前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甚是辛苦。邓艾和其子邓忠皆是身先士卒,与士卒同甘共苦激励士气。身陷绝地之中,唯有同心协力才得一线生机。

    一路之上环境恶劣不说,山路崎岖难行颇多险峻,负责后勤传运补给的军卒越来越多。行军之中多有部卒跌落山间丧命,或是遇野兽袭击而亡,幸好邓艾通晓地理,又时常督促各军才保持军心不散。

    行出百余里后,面前已然没有了道路。纵然望见远处的山道,可中间山川相隔道路不通。邓艾早有准备,带着众军操起工具便是挖山开路。几万人同时开动,又不是崇山峻岭的隔绝,没过多久便打通了道路。这里通了,走不多远又是隔绝。邓艾所选之魏军皆是壮勇,明白自身没有退路之后兵将们都是豁出来的心态。即便困难再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士气。

    同时众人心里都在念着,这道路这么难行,甚至是无人可行,蜀人是绝对料想不到的。蜀人没有准备,奇袭的成功率自然是极高,这等壮举必可留名百世,战后封官进爵也是唾手可得!

    从山中赶往江油,然后奇袭涪城,这是绝妙的想法。不过这一路若是都“凿山”而行,恐怕这辈子都走不到江油。绵延几百里的山川地带是凿不穿的,至少不是邓艾这两三万人可以做到的。

    要做的是由隐蔽处进入山中,通过山中遗留的古道或是自然而成的道路,把这些道路连贯起来用以行军。在蜀人想象不到的位置转入左儋道,然后突袭江油城取得补给后再奔袭涪城。

    这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只是邓艾心里也没有把握是否能够成功。毕竟左儋道和江油城是否相同还是疑问。

    许昌的司马昭得到消息后与往常一样,不出有什么态度。每日仍旧是立于朝堂之上处理国政。魏主曹奂吸取了高贵乡公曹髦的教训,对于自己的“路人”位置很是满意。时不时的还想方设法的增加司马昭的权势和威信,不过已然是晋公的司马昭再上一步会是什么呢?

    朝野之间没有人敢明言,但众人心中皆有算计。司马昭做到了这个份儿上,取曹氏而代之是易如反掌。敢于反对的声音和势力都被消灭的七七八八,剩下的人都是装聋作哑。

    而且经历淮南三叛之后,世人也见到了司马昭的武功。更重要的是从司马懿时代起,司马氏便顺应民意治国。到了今天,天下人都是对司马氏有所好感,曹氏的存在感已是非常微弱。就算有人仍然终于魏室,可惜再没有诸如诸葛诞文钦之辈敢于起事。

    魏军受挫让江东的孙吴政权感到几分意外。蜀军放弃了汉中的守御,放魏兵长驱直入。就算阳平关和剑阁是天险,也没有道理能顶住魏军的强攻。可惜得不到具体的战况,只能够根据有限的情报做分析。

    入川的补给是最大难题,这是众所周知的。既然攻势受阻,又不可能长期在川中和蜀军对峙,显然魏人退兵不过是这两个月的事儿。若是这样,留给吴国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讨伐孙綝之役多亏了丁奉和陆抗两人,在军事上吴主孙亮也是由其倚重两人。丁奉是百战成精的老臣,资历虽老人却是壮年。现今被封为大将军,假节领徐州牧的高位,俨然是江东的军事一把手。

    陆抗出身名们,其父亲陆逊是江东唯一丞相和大将军兼任的人物。在陆逊死后,孙权曾经找过陆抗,痛哭流涕诉说往事。最后死皮赖脸的要求陆抗回家毁掉当初叙述陆逊“罪状”的信件。

    短短的一件事,可见陆抗和其背后的陆氏家族在江东的份量。陆抗不计前嫌的仍然尽心竭力为朝廷做事,协助孙亮除掉孙綝这等逆臣,让孙亮格外的感动。因此封陆抗为镇军将军,领扬州牧。

    丁奉没有读过书也不识字,对于军事战略全凭经验和理解。陆抗则是文武双全,恰好和丁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是丁奉为人忠诚谦逊,很少与人产生摩擦;陆抗也颇有乃父之风,爱贤敬士。两人代表的阶级不同,但相处的非常愉快。

    渡江北伐是可行的战术,毕竟西蜀已经吸引了三十多万魏军。江东也跟着举兵响应,在战略上魏国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只是东吴连续的内乱,自身的消耗也是不少。

    平稳的恢复国力对江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仓促出军导致大败而归,已经不止一次发生在这片土地的统治者身上。从这个角度考虑,出兵北伐又是应当慎重才好。

    慎重起见,吴主孙亮亲自修书一封,遣人送到荆州江陵给骠骑大将军施绩,征求意见。施绩临近川中消息要比江南各地灵通的多,但只是了解个大概。无论江东的环境有多恶劣,至少要比投入重兵的魏国以及被魏国大举入侵的蜀国要好得多。

    既是如此,出战何疑?

    于是吴主孙亮大发江东之军,骠骑大将军施绩引荆州人马取襄阳,进逼挽洛仿关羽故事;大将军丁奉督诸军过长江攻两淮,意在扬徐之地;镇军将军陆抗督柴桑夏口诸军为偏师伺机而动,三路人马共计不下二十万,吴人声威大震。

    左儋道是入蜀的常用道路之一,不过却不通江油。不通江油,但是却通往别处。早在年前姜维重新布置汉中防务之时,便在这左儋道上设立了一座小城。目的是防止敌人偷渡阴平桥。

    不过此举针对的并非是邓艾,只是例行的防务而已。邓艾偷渡阴平虽是瞒过了一时,大军一进入左儋道便露了行踪。蜀汉虽然没有足够的兵力阻挡,但却是有斥候于山中奔波查探。这些斥候都是例行公事,从来没有想过会在剑阁之后发现魏兵。

    邓艾若是开辟一条道路直抵江油,必定是无人发现。但开辟山路走了大半,最终还是转到了这左儋道上,未免有功亏一篑的嫌疑。沿途魏军的先锋田续在前,接连杀败了三拨蜀兵的伏击,攻了这座小城。

    继续向前,蜀兵已然有了戒备。奇袭之计不成,邓艾等人携带的粮食根本支撑不到撤回剑阁。邓艾把心一横,在小城中留了数百人打着旗号虚张声势,自己带着众军再次涉险进入大川之中,奔江油而去。

    姜维和胡济,廖化等人守在剑阁每日操练人马积蓄粮草,做反攻的准备。同时又频繁派人和刘禅联系,刘禅亲帅的援军已然逼近涪城,准备屯驻在涪城观望态势。过了段时日,姜维等人便得到了邓艾偷渡阴平的消息。依照姜维的意思,请刘禅的军队前往迎击,再由剑阁分出一军随后追击邓艾。

    刘禅觉得姜维有些大惊小怪了,邓艾那一伙人再厉害,可也是走了几百里山路的人。能剩下多少军卒不说,在没有补给身处野外的情况下战力也不过是平时的两三成。

    自己手中的军队足有三万多人,又补充了巴西的守军,可谓是兵精粮足。就是不出战,守着城池与邓艾干耗,早晚也把邓艾耗死了。这有什么可怕的?刘禅心里想着想着,忍不住美滋滋的笑出声来。

    第一次指挥军队作战,对手便是魏国的名将邓艾。放在以往自己绝对不敢如此托大,但眼前的邓艾不过是个纸老虎而已。不说是不堪一击,但给自己练手绝对是恰到好处。

    刘禅带着大军在涪城屯驻,过了几日便有消息传来。邓艾军突然现身在江油城外,江油太守马邈不战而降,把江油城献给了邓艾。刘禅等人听后都是大吃一惊,这消息不亚于晴天霹雳!

    江油的蜀兵有两三千人,粮草充足军械完备。邓艾疲惫之师得到了江油做据点和补充,再出现时候便是魏军的精锐……

    屁股再也坐不住的刘禅不禁后悔,这几日多有臣子进言大军应继续前进据守险要。自己一时大意竟是没听……真是追悔莫及!

    当下刘禅传令各军尽发,向江油进军,一定要在邓艾缓过力气之前将其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