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问题再探

陶莉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美育散论最新章节!

    一、“回到事实本身”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相伴出现了物欲横流,价值沦丧等阻碍现代化进程的“陷阱”。道德滑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犯罪低龄化和青少年犯罪率的升高已成为社会性的问题。所谓“空心的”以名利为唯一价值尺度的“物质女孩”并非作家邱华栋笔下纯粹的虚构。

    所谓“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的极端功利行为已司空见惯,大学校园里一再掀起的“计算机热”、“外语热”等已成为学生的群体热点,人们关心的不再是作为个体素质的提升而是看你有几个“证”。这种工具理性的价值评判标准日益渗入学生的思想中。在艺术院校,因为技术性的课程可直接有助于找工作,一些急功近利的美术专业的学生热衷于选修或者自修平面设计、广告制作等课程,而对基础性的美术史论和人文性的美术课程却满不在乎。音乐系的学生则多钻琴房却少去图书馆,相对综合素质的提高他们更看重的是音乐的技巧、技法。这样学生创作或演唱演奏的作品多摹仿、多匠气,学生整体水准及创新受到制约。更有甚者这种技术性的工具理性原则,在根基处从形式设计到操作思维摒弃了情感审美的内涵与心灵的陶冶,导致学生审美能力的弱化和思想境界、灵魂格调的低化,以“匠气”

    为追求的目标,以现实功利为衡量尺度,以世俗之是非为是非,缺乏超越的抱负、理想及自信心、创造力。以至有学者反思百年中国美学的最大失误在于忽视美育的地位。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要追溯到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学校重实用轻质量,重理工轻人文的社会性政策性导向。这种导向的后果之一就是人文精神包括理想信念;审美趣味等的坠失;使本来应有的审美情感性学科日趋工具化、标准化(量化)、规范化和功利化。

    虽然在人文精神大讨论的语境下,在素质教育的呼声中,许多大学纷纷倡导人文价值,并增加艺术类、文学类等人文性课程的辅修,以期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指导思想如不改变,不给美育以切实的地位,不使美育落实到现实人生层面,这些活动充其量不过是舍本逐末,流于形式,说到底,现代化最根本的是人的现代化,人的观念、意识的现代化。历史实践表明,没有强大人文审美精神支撑的现代化是残缺不全、隐患重重的。因此,反思我们的教育现状,美育问题便凸显出来,美育列入了教育方针就是时代的必然。谈论美育的当前性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假问题,而是有回到事实的本真性和现实性。

    =、美育内涵再认识审美教育作为立美教育其本质乃是一种“立人”教育,其目标是培养有理想的全面的完整的人。它可以打通德智体劳的诸多环节,培养健全的人格,它引导受教者主动感受美的灵魂和形式,陶冶情操,建立审美心理结构。因此美育有别于智育、德育、体育,更不同于艺术技能训练,这已是学术界的共识,美育的实施是全社会的教育和渗透过程,也是人的自我发现与自我塑造的全面过程,是自觉开放的行为,是理性与感性相协调的发展过程,是促进人生审美化,把生野蛮荒的世界改造成审美的世界,把自然的人陶冶成社会的人、审美的人的历程。

    实践证明,无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就会造成日常生活中“片面人”、“畸形人”。人文理想主动作为谋生受动性形下一维,更要看到其能动的创造性的形上维度。因此现代美育内涵理应包含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统一的内容:“理想主义”的内核,是通过美育来肯定人的全面发展之于有限生存形式的超越要求,是对人性解放的张扬和人性提升及人的价值尊严的肯定。经由审美才可能实现个体自由的创造性思维或自由直观,才能使学生基于现实有所超越和选择。但作为“向死而生”的人,又不可能否定其有限性而把超越性极端视为神性,“有限性”与“超越性”共同构成人性的两个矛盾性因素,审美恰寓超越性于有限性之中,这就为学生当下的选择批判提供了基点的价值依据。不再是现世的盲从,就会对其感官欲求和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有所遏制。“现实主义”就在于充分认识到美育是依赖于一定的现实物质基础和相应社会体制共同完成的,美育切实关注人的现实处境,重视人的现实生活权利。因此,“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美育内涵的辩证统一:美育在理想层面体现现实文化的具体引导,又在现实肯定与批判中具有高度的理想。这正是我们当前美育的弱项,也是我们论述美育当前性的初衷。尽管美育以人文理想为超越目标,但这是一个总方向,绝不是一刀切,即在实践中并非单纯划一,更不诉诸专断、强制和排他,一旦如此则恰与美育的本意背道而驰。

    另外,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应打破陈规,不拘一格,培养既关怀天下之精神,又能在市场经济中具有经济理念、躬身践行的健康人格,功利再启蒙就成为美育现实性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功利性即谋生受动性,是劳动形下意义一维,这是人生存的基本保障,除此劳动更具有意义昭现能动创造性的形上维度。

    将二者割裂开来是片面的,用后者来批判前者而忽略对前者的肯定性阐释(即功利合法性),美学就会与现实人生相脱节,美育就会缺乏深度而空洞,就会是迂腐浪漫的乌托邦(因此,对美学史上“审美非功利”之说应予以再认识)。事实上不对功利合法性作正面肯定和阐发,功利性便流于下作。因此,在大学教育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就业、金钱机会、竞争等问题。把商品经济的利欲趋支仅仅退化为谋生、功利一维,功利势必会滑向功利主义,就什么事都会发生。国人向来讲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古训,可一旦放开就如脱缰的野马,讲起功利毫不留情,在现实社会中多有野蛮扭曲变态之事发生。因此,给功利性以合理的域限就至关重要。讲求功利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给功利以正面引导,才会有人性健康、人格平等的基础。只有处理好合理问题,才会既把握振兴经济的机会,又不会被滚滚物欲所淹没。既看到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人性解放的基础(没有物质基础谈不上人的审美解放)。认识到功利的合法性、局限性,就会保持清醒的头脑,本着意义世界的审美人性精神来建设市场经济。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要革除前现代社会余毒,更需要理性指引和超越精神。对财富的疯狂贪欲,是无节制的非理性行为。丹尼尔·贝尔认为资本主义除了“禁欲苦行”的宗教冲动力外(节俭、勤奋、进取、兢业的新教伦理精神曾使资本主义受益无穷),还有“贪婪攫取”的“经济冲动力”,而当仅剩后者时,资本主义就进入了畸形裂变而渎神的衰落期。这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人文精神建设及审美教育无疑有着巨大的警示作用。

    事实表明,以人的发展为价值目标的文化发展是对商品经济局限性的否定,这种否定和制衡不是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恰恰是商品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因此,我们提倡美育的人文理想主义教育和功利再启蒙思想就不是毫不相干的两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给功利以合理的位置,有意义设定的牵引,我们的市场经济才会良性运行,我们提倡美育才不会是空洞的说教或消极的逃离,而是落实到现实人生的教化和熏陶。只有经过功利再启蒙的人文审美洗礼,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才能在改革的大浪中经受住考验,在人生的受难受挫中,顽强拼搏。商品经济的运行并不必然导致人格的堕落,对商品经济的一味批判是浅薄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人的感**求,尽管有急功近利的负面效应,但它消解了**,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绝对权威。政教分离,人性解放,使人们面对现实有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性。而对商品经济冲击下的价值观,重建人文理想主义价值观就极其重要。即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要由人文精神提供方向,美育首先应当成为经济建设的前导,而不是滞后补救。

    三、美育的否定性和前瞻性美育对受教者不是被动性外在灌输和强制性规范,而是一种自觉选择,要培养学生敢说“不”。这一点对于我们培养创新性人才尤为重要。审美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注意个体人格的培养,健全个性心理和提高个人素质,营造一种合乎人性,能够让人按照自身特点去发展的、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和社会风尚。大胆说“不”,是对个体自由发展和主体能动性的尊重,它有力地矫治传统教育模式化带来的人才萎缩、墨守成规、思维僵化等弊端。在此,否定是一种批判,这种批判是以激活人的自我意识、强化主体精神为内核的,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肯定。因此,批判与重建是一种对立统一,是人全面发展的合乎人性的内在需求,对美育而言是一种更高的要求。否定性力量可能会更高地通向审美的本真。美学史上庄周、竹林七贤、扬州八怪以其否定性的言说接通了美,使他们的思想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在此意义上,从西方哲人尼采的“上帝死了”到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反叛,反倒有了更多的美学启示。

    马蒂斯、毕加索、罗丹对传统美学规范的背离都使他们获得了更高的美学意义。而后现代主义也只有在此意义上才凸显其价值。美育的否定性在当下文化景观中,张扬审美独有的价值,不再认同大众化的满足感官欲求,讲究包装的审美文化,为批判当代审美文化感性化泛滥趋势提供支点。在此,经审美走向自由,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推动人性复归和提升。在此,席勒、马克思的经典论述重新获得了现代意义。

    审美教育的前瞻性同教育的本质(开启心智)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它应当体现人们对未来的追求,因此,其所肯定引导的思想必须高于现今社会,指向未来。以此反思,就会看到我们当前的教育缺乏前瞻性:教育功利化,成为投资就要见效的短期行为,在受教者则成为获得某种职业生活的一种手段。教育专门化,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导致受教育者成了有知识技能而没有文化的人,这就更加凸显了我们应当加强而非弱化美育。因为“未来的教育必将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内,社会的一切部门都从结构上统一起来了,这种教育将是普遍的和继续的。从个人的观点来说。这种教育将是完整的和富于创造性的,因而也是个别的和自我指导的。这种教育运动是不可抗拒的和不可逆转的,这是我们时代的文化革命”,这种未来教育(前瞻性、预测性)应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气质。雨果说“比天平更高一级的还有弦琴”,因此对灵魂格调低下,仅为功利驱使的“天之骄子”们绝不仅是痛心惩罚的问题,而是要防患于未然,尤为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使美育切实成为现代化建设良性健康运行的一环。这是我们强调美育当前性的更高一层内涵。

    参考文献:

    周然毅。百年中国美学的最大失误。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王文娟,世俗化、人文精神与理想重建,东方,1999(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